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10073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诊断科,100730
出 处:《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ic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76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种子基金项目(2016-YJJ-ZZL-021)
摘 要:【背景】青光眼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和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1-2]。研究提出眼颅压力梯度改变,在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而若要将这一学说应用于青光眼临床诊断与治疗之中,如何获取视神经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4-6]。当前,国际上以有创颅压监测作为获取颅内压的金标准,腰椎穿刺、视神经蛛网膜下腔穿刺等也是常用的估测筛板旁颅内压的方法。但以上检查均为有创测量手段,不适于眼科患者眼颅压力梯度的测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