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哲达[1]
出 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32-136,共5页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金元北方民族审美格局及其生成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BZW017)
摘 要:《集异记·王维》描写了王维夤缘干进之事,此事的真伪颇有争议。经傅璇琮考证,与王维竞争进士及第的张九皋早已明经及第,萧昕为张九皋写的神道碑亦没有记载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现在学界虽对此考证有所质疑,但说服力不足。因此,与王维竞争进士及第的应不是张九皋,不过也不可仅凭小说中的一处讹误否定小说所述的全部内容。《集异记·王维》本事在后世流传甚广,后代文人认为王维夤缘干进之事对王维来说是奇耻大辱,但唐人却津津乐道,不以为意,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唐代士人的行卷、请谒之风与帝王权贵爱乐、重乐之习。王维攀附权贵以求功名的做法在唐人眼中并无不当之处,王维扮伶人献新曲获得公主赏识的方式在唐人心中也只有对其音乐才华的称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