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达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三国演义》隐逸方术描写本事考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牡丹江大学学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唐代历史题材小说神异描写的三重功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周哲达 杨嘉勇 
唐代历史题材小说中的神异描写,脱胎于史家“爱奇述异”的创作心理,酝酿于“立象以尽意”的传统哲思,成熟于“始有意为小说”的自觉意识。与此相应,唐代历史题材小说中的神异描写具有三重功用:彰显人物风采为其常见功用,是对史传传统有...
关键词:唐代 历史题材小说 神异描写 功用 
论金人王寂题山水画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董令燕 周哲达 
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金代渤海世家文学交游考论”(LJKQR20222481)。
王寂是金中期题画诗现存数量最多的诗人。按照题画对象,他的题画诗大致可分为题山水、题花鸟、题人物三大类,其中以题山水类诗居多。金代画家多师法北宋名家,承北宋文人画重写意之风。王寂的画论观也表现出重写意的特点,其题山水画诗以...
关键词:王寂 题山水画诗 审美倾向 写意传神 隐逸 
地理景观、时空模式与情感内涵——王庭筠诗歌的文学地理学解读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8-13,共6页苏梦圆 周哲达 
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金代渤海世家文学交游考论”(LJKQR20222481)。
王庭筠是金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创作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涉及大量的自然地理景观与人文地理景观,且相互杂糅、相映成趣。同时,这些地理景观在不同的诗歌时空模式中有不同的表现。自然地理景观在四种诗歌时空模式...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王庭筠 诗歌创作 
王庭筠文学交游研究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8-13,共6页李紫岫 周哲达 
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金代渤海世家文学交游考论”(LJKQR20222481);2021年渤海大学安全研究院项目“金代渤海世家文学创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XK202134-35)。
王庭筠作为金代渤海遗裔中文学地位最高的文人,不仅是遗裔群体的文学领导者,更是金中期文坛的文学巨公。王庭筠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当朝名士交游唱和,留下不少诗文作品。其交游方式主要有三种:游览胜景、扈从游猎和书画会友。王庭筠等...
关键词:文学交游 王庭筠 隐逸 
《集异记·王维》本事考论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32-136,共5页周哲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金元北方民族审美格局及其生成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BZW017)
《集异记·王维》描写了王维夤缘干进之事,此事的真伪颇有争议。经傅璇琮考证,与王维竞争进士及第的张九皋早已明经及第,萧昕为张九皋写的神道碑亦没有记载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现在学界虽对此考证有所质疑,但说服力不足。因此,...
关键词:《集异记·王维》 真伪 张九皋 行卷 文化氛围 
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之美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周哲达 
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审美意识研究--以文学为中心(项目编号:W2012143)
《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描绘的人物身死、战争失利、王朝灭亡的悲剧图景为我们呈现了"命由天定,天命难违"的天命观。而此天命观蕴含着"朝代更迭,分合有数"的规律之美,"明主贤相,忠臣良将"的遗憾之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之美。《...
关键词:《三国演义》 天命观 美学意味 
论《三国演义》中方术的作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184-185,191,共3页周哲达 
《三国演义》中的方术描写为人物命运、战争成败、王朝更迭设下层层伏笔,与此同时方术描写在贯通小说情节、完善行文逻辑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道德教化融合在方术的描写的过程中,并通过主要人物诸葛亮运用...
关键词:三国演义 方术 伏线 完善逻辑 道德劝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