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温州325035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9年第7期1556-1559,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8C26007)
摘 要:目的探讨斜视弱视儿童戴镜后屈光状态随年龄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445例(890只眼)斜视弱视儿童连续多年屈光数据,按诊断和屈光不正程度分别分组进行屈光度与观察期的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屈光度与月龄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 05)。随着月龄增长,各组屈光度数改变先向远视进展,而后有逐渐向近视发展的趋势,改变速度接近(0. 009<b<0. 015)。各组等效球镜屈光度峰值年龄不同: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最小(1. 53~2. 6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最大(4. 51~6. 79岁)。各组判定系数R^2值显示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偏低(0. 066 <R^2<0. 228)。按屈光不正程度分组,除了M4 (>-9D)组,各组屈光度与月龄存在直线回归关系(P<0. 05)。随着月龄增长,除了H3 (+6D~+9D)组一开始即向近视发展,其余各组屈光度数改变先向远视进展,而后有逐渐向近视发展的趋势。M3 (-6D~-9D)组屈光度增加速度最快(b=0. 024),H1 (0D~+3D)组和H3 (+6D~+9D)组减少最慢(b=0. 007)。在远视各组中,H4组(>+9D)屈光度月下降速度最快(b=0. 020)。散光度数基本不变(P>0. 05)。结论斜视弱视儿童屈光状态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只是其中的一种。屈光度与月龄存在直线回归关系。随着月龄增长,各组屈光度数改变先向远视进展,而后有逐渐向近视发展的趋势,改变速度接近。各组等效球镜屈光度峰值年龄不同: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最小(1. 53~2. 6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最大(4. 51~6. 79岁)。按屈光不正程度分组,随着月龄增长,除了H3组(+6D~+9D)一开始即向近视发展,其余各组屈光度数改变先向远视进展,而后有逐渐向近视发展的趋势。M3组(-6D~-9D)组近视增加最快,H1组(0D~+3D)和H3组(+6D~+9D)组远视减少最慢。散光度数基本不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