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申利锋[1] SHEN Lifeng
出 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3-17,共5页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4YJC75103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时期欧美儿童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1979-2000)"(16Q025)
摘 要:洛伊丝·劳里的代表作《记忆传授人》,主要记述了少年主人公乔纳思艰难的道德成长历程,因而,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记忆传授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部作品。乔纳思生活于其间的虚构的封闭社区,实际是经由科学选择后达成的同化社区,它用各种冷冰冰的规则"规定"了社区成员的身份和言行,由此导致了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导致乔纳思在社区规则的无情制约与个体情感之自由张扬的冲突中苦苦挣扎。乔纳思最终选择逃离社区,是他在上一代"记忆传授人"睿智而富有温情的引导下做出的伦理选择;这一选择,也标志着他自身的道德成长。该作借主人公的生存困境、伦理选择和道德成长,昭示了儿童文学的教诲功能,也启发着读者对生命真谛和同化社会的深刻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