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永平[1]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年第4期424-427,共4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A160201401)
摘 要:目的研究肛提肌标识用于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的肿瘤学效果和组织损伤状态。方法纳入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提肛肌标识腹腔镜直肠癌APR,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APR。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记录两组术后3年生存效益和组织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70. 14±12. 25) min vs (64. 86±13. 32) min],[(15. 76±3. 22)枚vs (16. 03±3. 59)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环周切缘阳性率为7. 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x^2=0. 288,1. 293; P=0. 592,0. 25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中组织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肛提肌标识用于直肠癌腹腔镜APR可获得与常规APR相近的肿瘤学效果,且可显著减少术中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