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亚州 谢桂山[2] Xu Yazhou;Xie Guishan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2]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86-92,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明互鉴下的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比较研究"(15BZJ004)
摘 要:梁启超的直觉思想尤其体现在其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中国先哲关于"元知"与"推知"的理论忖量,为梁启超独特的情感主义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西方"停顿时代"价值观念的涌入以及传统"过渡时代"价值观念的轇轕,在梁启超的"公德"与"私德"的流变中得到深刻映现。在梁启超公私道德观的嬗变中,道德直觉是一种不完整的情感直觉,而认知因素(推理、论证、反思等)则填满了情感直觉不完善的部分。在"情感"元素与"理性"元素的共同辅助下,道德直觉具有成为道德哲学理论证据的合法性地位的可能。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生成路径,说解了双线程道德直觉理论判断行为善恶、正当与否的有效性。在现代新儒诸家的努力之下,道德直觉的情感主义进路最终与当前认知科学、心智哲学最前沿研究理路毗连,极大地裨益了现代公私道德观念的型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