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 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20-28,共9页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危险评估研究”(18BFX108)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道德推脱是个体道德自我调节的内在认知机制,与个体非道德行为的产生存在密切关系。在认识犯罪青少年道德推脱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教育矫治,具有现实必要性。采用成熟的青少年道德推脱调查问卷,以155名犯罪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其道德推脱分类矫治的可行性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不同犯罪类型的青少年道德推脱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适宜以此为标准对其实施道德推脱分类矫治;通过聚类分析,将犯罪青少年分为4种类别,各类别青少年道德推脱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依照道德推脱的特点,分别将其命名为法不责众类、执迷不悟类、颠倒是非类和积极可塑类,据此可以分门别类地对犯罪青少年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6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