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学兴[1] 秦红增[2] Xie Xuexing;Qin Hongzeng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2]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一般基金项目“中越边境陆路口岸贸易与城镇带建设研究”(15BMZ09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18ZDA118);广西民族大学校级项目“国际生产分割视角下的中越贸易规模与结构变迁”(2017MDSKYB06)
摘 要:边境口岸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城镇化水平对我国稳边安边兴边及“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中越边境凭祥市城镇化的模式演进和原始动力,可以发现凭祥市主要经历了边关小镇、“岸城守望”和“前岸中区后市”三种模式的演进,而口岸贸易的不断增长是贯穿其中的原始动力。根据这种实证分析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在于,扩大口岸贸易规模以增强口岸城镇化的原始动力,推进“前岸中区后市”模式转型升级为“岸城融合”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