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增

作品数:101被引量:73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类学文化文化农民中越边境人类学视野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思想战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发展”特稿专栏主持人语
《歌海》2020年第3期10-10,共1页秦红增 
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所在,是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其内涵的观念认知、政策取向与方略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与...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战略 传承创新 主持人 农村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 政策取向 传承与创新 
合作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220-220,共1页秦红增 
实际上,人类学从文化角度看待疾病、透过疾病去探求文化特征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其关注视角来看则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透过巫术等文化信仰对地方医学理念的认识阶段,如早期的西方学者就是带有一定的猎奇眼光透过巫术等习俗...
关键词:医学理念 人类学 中国社会研究 巫术 关注视角 猎奇 西方学者 疾病 
合作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谈起被引量:1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秦红增 
“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
2020年春节期间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面对疫情,人们从慌乱、无序,到理性、有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这也再次表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因此,合作人类学应该在中国社会研究,以及人...
关键词:2019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合作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 
如何融合经典与现代: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技术方略讨论被引量:15
《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秦红增 陈子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阶段性成果(18ZDA11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面临两类技术体系的互动与博弈,即以乡土知识为主的经典性技术体系与以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现代性技术体系。尽管两者之间的异质性很明显,但并非是取代与消解,而是融合、共享的关系。通...
关键词:农村文化资源 经典性技术 现代性技术 技术方略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选题与方法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7-12,21,F0002,共8页秦红增 
对研究者而言,一个好的研究选题和专业的研究方法决定了研究质量和研究成果的转化率。首先,研究者要从对学术发展的关照与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中确定研究选题,还要时刻关注学科前沿问题、社会基础问题、社会现实问题等,并对研究内容进行跨...
关键词:人类学和民族学 研究选题 田野调查方法 学生培养 
乡村振兴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村落社区机理探析被引量:4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3-69,共7页余俊渠 秦红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18ZDA118)阶段成果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传承创新 村落社区 传承创新机理 
中越边境口岸城镇化:模式演进、原始动力与推进策略——以凭祥市为例被引量:9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谢学兴 秦红增 
国家社科一般基金项目“中越边境陆路口岸贸易与城镇带建设研究”(15BMZ09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18ZDA118);广西民族大学校级项目“国际生产分割视角下的中越贸易规模与结构变迁”(2017MDSKYB06)
边境口岸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城镇化水平对我国稳边安边兴边及“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中越边境凭祥市城镇化的模式演进和原始动力,可以发现凭祥市主要经历了边关小镇、“岸城守望”和“...
关键词:边境口岸 口岸城镇化 模式演进 动力机制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内在理路与行动策略被引量:4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1-48,共8页方坤 秦红增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项目编号:18ZDA118)
乡村振兴以文化自信为灵魂,是对乡村建设的全面升级,本质上就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有农村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非西方文化自信三种基本类型。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文化自信,就是要遵从...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自信 农村文化资源 村落社区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人类学的视野与责任被引量:7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7-103,共7页秦红增 陈子华 何元凯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越边境陆路口岸贸易与特色圩镇带建设研究"(15BMZ093);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18ZDA118)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一大合作、大平台的新格局在为中国人类学提供发展良机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学术使命。在这背景下,中国人类学需要不断反思自身学科定位,坚守传统的田野调查精神,努力开...
关键词:人类学 “一带一路” 全球视野 智库 
寻根千家峒,建构瑶学理论体系--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八十五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27-41,共15页秦红增 奉恒高 
当前,瑶学研究蓬勃发展,硕果累累。1998年以来,奉恒高尽其所能致力于瑶学研究推广和发展,精心组织编写《瑶族通史》和"瑶学丛书",竭力于瑶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推动了瑶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
关键词:奉恒高 瑶族文化 瑶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