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Adenoid glioblastoma with a predominance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like component: a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4 cas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文 潘敏鸿 李霄 丁颖 贡其星 宋国新 王震 张智弘 Chen Wen;Pan Minhong;Li Xiao;Ding Ying;Gong Qixing;Song Guoxin;Wang Zhen;Zhang Zhihong(Department of Patholog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部,210029

出  处:《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年第5期391-39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摘  要:目的研究腺样胶质母细胞瘤(AG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间4例AGB,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典型AGB形态见于例1、2和4的原发肿瘤和例3的复发病灶。3例原发AGB包括巢团状、条索样的腺样成分及弥漫浸润且包绕分割前者的肿瘤性胶质成分;以前者为主似差分化癌样,与胶质成分界限清楚,后者分别表现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例1)和普通型胶质母细胞瘤形态(例2和4)。例1复发病灶中腺样成分胶质分化明显胶质成分增加,呈胶质母细胞瘤(GB)特征。例3为继发性AGB,几乎为差分化癌样形态的腺样成分,而其原发肿瘤则为典型的GB。胶质成分均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Olig-2和S-100蛋白;而腺样成分免疫表型则变化多样。例1原发肿瘤中腺样成分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但缺乏胶质分化标志物;复发病变中腺样成分上皮表型丢失,而GFAP和S-100蛋白表达。腺样成分在例2和例4中胶质和上皮标志物均阴性,例3中则共同表达Olig-2和CKpan,后者呈点状阳性,与例1中胞质阳性不同。Ki-67阳性指数在腺样成分通常高于胶质成分,高达90%。所有肿瘤中INI1和ATRX核阳性,其余标志物包括IDH1、突触素、嗜铬粒素A、CAM5.2和癌胚抗原等均为阴性。未能在肿瘤中检测到1p/19q联合性缺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扩增见于例1和2,除例1外均检测到TERT启动子突变。结论AGB临床罕见,可发生于原发肿瘤也可见于复发病灶,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和多变的免疫表型。综合分析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临床病史及全身影像学评估有助于该型肿瘤的正确诊断。

关 键 词: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病理学观察 腺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皮细胞膜抗原 S-100蛋白 组织学形态 

分 类 号:R730.26[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