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鹏[1] Xiao Peng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19年第4期119-128,共10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摘 要: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减免刑罚,这不仅是基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这一客观事实,而且也是基于明德慎罚这一根本性司法原则,并创制了相关制度。《大清律例》中"老小废疾收赎"条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减免刑罚的规定,在沿用前朝法律的基础上,乾隆时期通过"刘縻子案"创立了新例。新例一方面肯定了雍正时期从"丁乞三仔"案中所确立的十五岁以下犯死罪奏请减等收赎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死者需长于凶手四岁以上,死者理曲逞凶;另一方面将前一个条件适用于十岁以下。从"刘縻子案"可以看出,"赦幼"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应该与"惩恶"权衡考量,并应兼顾被害人及其家人的情感与利益,以实现德法并举、明刑弼教和情法平允的法律目标。
关 键 词:“刘縻子案”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老小废疾收赎” 兼顾“赦幼”与“惩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