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安琪
机构地区:[1]江西财经大学
出 处:《上海商业》2019年第6期34-35,共2页Shanghai Business
摘 要:一、引言资本结构无关论的“不相关性模型”以完美市场假设为前提,而这些年以来的三大主流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与之背离。第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静态权衡理论,这一理论考虑了资本市场的摩擦,试图在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找到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于半强势市场假设的动态权衡理论也开始出现,考虑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时变以及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等因素,Kane(1984)和Fischer(1989)等人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 键 词:资本结构理论 文献综述 静态权衡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 最优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 市场假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