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鹰嘴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2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ickpeain in Yunnan Reg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海天[1] 何玉华[1] 吕梅媛[1] 杨峰[1] 唐永生 牛文武[3] 胡朝琴 杨新 王丽萍[1] YU Hai-tian;HE Yu-hua;LV Mei-yuan

机构地区:[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2]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曲靖655000 [3]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

出  处:《辽宁农业科学》2019年第3期86-87,共2页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专项(2016BB002);鹰嘴豆羽扇豆资源鉴定编目与扩繁入国家长期库项目(2018NWB036-07-B)

摘  要:鹰嘴豆( Chickpea)是豆科( Leguminosae)鹰嘴豆属作物,俗称鸡豌豆、桃豆、脑子豆,多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种子外形似鹰嘴而得名[1~3]。鹰嘴豆根系发达,入土深,且适应性较强,具有耐旱、耐贫瘠和耐高温等特点。鹰嘴豆富含异黄酮、皂苷类、黄烷酮类及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粗纤维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分册》上被誉为“营养之花,豆中之王”[4~6]。具有广阔的食用和药用发展前景。作为维吾尔族传统药食两用植物资源,鹰嘴豆主要用来治疗高脂血症、痢疾、肾虚、糖尿病、支气管炎、霍乱、便秘、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等。现代研究发现,鹰嘴豆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血脂、胆固醇及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7]。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云南、陕西、宁夏和内蒙古等地[3,8]。

关 键 词:鹰嘴豆 云南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技术 栽培 维吾尔族 营养不良 活性成分 

分 类 号:S529.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