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句表现情状下的上海意象英译变化研究——以《长恨歌》弄堂意象为例  被引量:1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anghai Imag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ituation Typeof the Anthropomorphic Sentences——A Case Study of Longtang in 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Image Conveyed by Trump Administratio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汪晓莉[1] 卢秋真 WANG Xiaoli;LU Qiuzhen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2]合肥工业大学跨文化传播与科技翻译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7A0063);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计划项目(JS2017HGXJ0023);合肥工业大学博士专项科研资助基金项目(JZ2019HGBZ0174)

摘  要:王安忆在《长恨歌》中运用大量拟人句刻画上海的弄堂意象,赋予弄堂生命,讲述上海弄堂的性格特征和背景故事。以塑造弄堂意象的拟人句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现原文拟人句多表现静态情状,英译后则多表现动态情状,弄堂意象与原文相比更加客观可感,并从个人经验信息作用下译者的情绪作用、社会因素作用下译者的惯习因素和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图式三个方面对这种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关 键 词:《长恨歌》 拟人句 表现情状 弄堂意象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