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凌云[1] 卢丽丽[1] 包丽仙[1] 李燕山[1] 梁淑敏[1] 李先平[1] 白建明[1] 潘哲超[1] 隋启君[1] 杨琼芬[1] Liu Lingyun
机构地区:[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1期112-115,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09-P03);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编号:2018KJTX003);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编号:2014HB060)
摘 要:以原种和一级种薯为材料,研究青薯9号种薯不同大小和播种密度对其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种繁育中,种薯大小20.0~25.0mm处理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一级种繁育中,出苗时间没有差异,种薯大小45.0~55.0mm和切块处理出苗率与原种繁育一致,而种薯大小35.0~45.0mm处理出苗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原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薯大小20.0~25.0mm处理薯块产量比种薯大小17.5~20.0mm高,播种密度17.5万株/hm2可获得最大薯块产量;一级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种薯大小45.0~55.0mm和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种薯大小35.0~45.0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4.5万株/hm^2。(3)原种繁育中,获得最高薯块数量的最佳播种密度是17.5万株/hm^2;一级种繁育中,种薯大小45.0~55.0mm和35.0~45.0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7.5万株/hm^2则是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4)提高播种密度对增加中小薯个数占比具有促进作用,原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12.0株/hm^2、一级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6.0万株/hm^2时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中小薯数量比。(5)综合以上各因素,有利于青薯9号小整薯种植模式的种薯繁育最佳播种密度推荐为原种17.5万株/hm^2、一级种整薯和切块薯块9.0万株/hm^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