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49-55,共7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贵州省研究生科研项目“魏晋南北朝诗赋传播研究”[黔教合YJSCXJH(2018)027]
摘 要:六朝以前,赋写山水惟以点缀。宋玉之赋以名物性状铺排,凸显山水险峻与澎湃,给予览者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汉赋山水夸饰,激发天子"凌云"之志,赋家作为旁者转述山水景观,并不与山水发生直接互动;逮至六朝,玄学兴盛,庄园开发,赋家体悟山水之道与自然意趣,山水成为赋体主要内容。六朝山水赋采用大赋框架,"前后左右广言之",铺张扬厉,叙物言情,为大赋嗣响。大赋创制的目的是悚动人主,重在博阔空间创设,要在物事铺陈与凭虚问对,体现为丽辞夸饰。然六朝山水赋意在个体情感抒发,山水空间缩小,铺陈减弱,"我执"征实,名物形容,造语流利,导向"诗化",凡此表明大赋的转型,具有赋史演变的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