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清清 陈腊梅[1] 孟云芳 张莉[1] GUO Qingqing;CHEN Lamei;MENG Yunfang;ZHANG Li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出 处:《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年第7期431-432,共2页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基 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GSF201110,2018GSF118177)资助
摘 要:着色芽生菌病(CBM)是由暗色丝孢科的一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本病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内引起,病原菌为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病程缓慢,初起可局限于一侧肢体的某一部位,逐渐扩展,可累及整个肢体,亦可经淋巴和血行广泛播散。CBM好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男性更常见。CBM发病部位及皮损表现形式多样,部位多见于四肢、臀部、面部及躯干,尤以下肢最为常见。皮损在早期通常为单发、孤立、表面光滑的丘疹。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演变为结节样、斑块样、肿瘤样、瘢痕样及疣样皮损,并有演变为鳞状细胞癌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