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参与机制类型及其选择逻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哲 魏姝[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156-157,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整体上看,中国公民有很多途径和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以及执行过程。在琳琅满目的公民参与机制表象之下,隐藏着六种不同类型的公民参与机制:消极行动、信息公开、信息收集、信息交流和沟通、协商决策、积极行动。这六种类型也代表了公民参与层次由浅渐深的不同阶梯:“信息公开”和“信息收集”过程几乎不存在正式的对话过程,故属于“浅”层次的参与;“信息交流和沟通”中存在更多的信息互换,但基本不存在权力分享,处于“中间”层次的参与;“协商决策”和“积极行动”中存在更真实和频繁的交流互动以及权力分享,属于“深”层次的参与;消极行动是一种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的参与机制类型,本文将其界定为“无序化”参与。

关 键 词:公民参与机制 中国 逻辑 信息公开 信息收集 信息交流 权力分享 执行过程 

分 类 号:D630.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