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兴钢 李斌 徐建国[2] XU Xinggang;LI Bin;XU Jianguo
机构地区:[1]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2]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14
出 处:《浙江实用医学》2019年第3期165-168,207,共5页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指导下溶栓对不明发病时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TPI检查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IP)分为IP组34例,非IP组26例。另选择同期发病时间<4.5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IP组、对照组均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rt-PA)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非IP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比较各组入院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I(BI)指数、改良Rankin量表(mRS)变化,临床治愈率及溶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院后24小时及7天,对照组、IP组NIHSS评分均较入院前显著下降,而非IP组在入院后7天NIHSS评分均较入院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IP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0天,对照组、IP组BI指数、mRS评分均较入院前明显改善,且临床治愈率均优于非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P组BI指数、mRS评分、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院后30天内的溶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I指导下的溶栓治疗有效弥补了“时间窗指导下的溶栓模式”,可早期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缺血半月腤带,筛选适合的溶栓治疗患者,尤其适用于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不明发病时间 溶栓 疗效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