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华征 He Huazheng
机构地区:[1]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遵义师范学院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出 处:《现代经济探讨》2019年第7期1-9,共9页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金融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编号:16BZX098)
摘 要:大数据技术与基础设施的进步是精准扶贫取得快速、高效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充分数据”弥补传统“样本数据”的统计和决策偏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精准扶贫中的“充分数据”亦存在三个明显悖论:个体化生存悖论、数据正义悖论和公开性悖论。充分数据挖掘中的三个悖论揭示了数据挖掘与利用过程中的复杂人性假设。个人数字身份及数字痕迹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独享性与共享性、工具性与我在性等,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精准扶贫数据挖掘与利用中必须厘清的基本伦理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