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2)班
出 处:《语文月刊》2019年第7期74-76,共3页
摘 要:荔枝是岭南佳果,《本草纲目》中提到它的果实“甘、平、无毒”。《食疗本草》中亦说它“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可见荔枝的药用价值,早早便为人所知。然而,荔枝最让文人骚客们赞颂的还是它红润盈透的色泽,甘甜清香的滋味。张九龄在《荔枝赋》中说道:“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讲荔枝的味道比琼浆玉露还美妙,让读者垂涎三尺。令人遗憾的是,荔枝生长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又不易保存,再加上古代运输条件不便,处在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原士大夫们少有能品尝的。即便如此,还是有逸书谐笔写下了关于荔枝的煌煌诗句,赏读这些诗句,荔枝在唐宋文学家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仍可见一斑。荔枝为佳果,不仅在其可食、味美,有补气健气的效果,还因为荔枝是唐宋文人们表达情感,升华文章内涵常用的物质载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