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华喆 Hua Zhe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19年第7期96-103,共8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疏不破注”是清代学者对于义疏之学通例的概括。然而在实际经说中,经疏破注的例子并不少见。以往学者更为关注经疏有意破注之处,而对另一类破注经疏关注不够。这类经疏留意到注文内容与经文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只能依违于经文、注文之间,用隐晦的方式破注。对《仪礼·士冠礼》中的“摈者”身份,郑玄注与贾公彦疏之间即有异说。辨析此处异说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经注同时作为阐释者与被阐释者的双重身份,也可以更好把握经书注疏包含二次阐释的文本结构与学术特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