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欢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
出 处:《时代人物》2019年第8期145-146,共2页Times Figure
摘 要: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就美国国内而言,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深陷越战泥沼难以自拔,军事、经济、政治实力急速下降,压力重重;就国际角度而言,日本、西欧经济的恢复以及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相对优势”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亟待转变其外交政策,探索适合本国战后发展的外交道路,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应运而生。从其理论逻辑上来看,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以17世纪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其蓝本并尝试超越欧洲古典“均势”局限,基于美国“威尔逊主义”与老罗斯福道义原则之争基础上寻求权力与合法性之间的平衡,构筑起多极世界的大国均势、美国利益的战略大势及政治家个人的决策导势的理论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