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颖慧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
出 处:《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3期283-284,共2页Young Society
基 金: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浅析《大乘起信论》之觉与不觉;项目编号:CX2019SP224)资助
摘 要:阿赖耶识为不生不灭的真如与有生有灭的妄念的相对统一,又含摄觉与不觉二义。觉是觉了众生心的智慧,而不觉是根本无明。因此,阿赖耶识既有妄染的不觉,也有真净的觉。依无漏清净说觉,依有漏杂染说不觉,觉与不觉无偏向无折中、不一不异的统一在阿赖耶识中。生住异灭四相都是一心所显现,不分先后同时存在,本来就是平等无二的,属于同一本觉。觉体既是众生的心体,又是法界的理体,心性合一。众生本来是觉悟的,但众生不知本觉的体性,而显现出不觉。而众生又能够从不觉中逐渐证悟到觉。正是通过觉与不觉的矛盾又统一的运动,众生才可以既坠入生灭流转之境后,又可以沿流而返、去染还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