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闫晓庆[1,2] 奔厦·泽米 Yan XiaoQi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 [2]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 处:《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8期76-82,119,共8页China Youth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普米人族别识异与民族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BMZ047);天津师范大学校级博士基金“儿童学视角下小学教师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353P2WW1709)”的成果之一
摘 要:在基于已有精英高校农家子弟、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传统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经济极为落后、地处川滇边界一偏远山村中的首批两个女大学生进行研究。她们经过艰难的求学过程最终只是进入到专科、二本院校。研究发现,与普通农家子弟相比,她们进入大学的过程面临着父母不支持、家与学校时空距离遥远等客观阻碍因素,基于此,她们凭借强烈的求学渴望、"拼命读书"、教师的支持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艰难跨越,在与异质文化相遇的过程中不断调适自身。不能简单地用再生产理论理解她们目前的境遇,而应看到她们进入大学对其自身及村庄中其他孩子的意义,同时相关部门应通过政策介入提高偏远地区农家子弟接受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改变人生轨迹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