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婷婷 曹端华[1] 闫海燕[1] 韩敬哲[1] 郗红艳[1]
机构地区:[1]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第17期4146-414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ZD20140415)
摘 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变化对病情发展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77例,根据斑块的性质,分为斑块稳定(稳定组)102例和斑块不稳定(不稳定组)75例;根据血浆PTX3水平中位数,分为高PTX3组(PTX3>4.81pg/ml)87例和低PTX3组(PTX3<4.81pg/ml)90例。同时经过治疗后,患者分为预后好组(n=127)和预后差组(n=50)。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PTX3水平与病情发展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浆PTX3水平及斑块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内径(CAD)、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CASPA)及斑块数量〕变化,另外分析血浆PTX3和斑块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稳定组相比,不稳定组血浆PTX3水平、CIMT、CAD、CASPA及斑块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高PTX3组患者血浆PTX3水平、CIMT、CAD、CASPA及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低PTX3组(P<0.05);预后好组血浆PTX3水平、CIMT、CAD、CASPA及斑块数量均明显低于预后差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血浆PTX3与CIMT、CAD及CASPA呈正相关(P<0.05),而与斑块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PTX3水平能够反映斑块稳定性和预后效果,能够作为临床诊疗的生物标志物。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