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盼盼
机构地区:[1]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3-36,共4页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ACYC2018339)
摘 要:“幽灵抗辩”是在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产生的,在我国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根据传统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因此,很多犯罪嫌疑人利用这样的抗辩来逃避法律责任,有碍司法公正。为了更好的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在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以“醉酒型”危险驾驶罪为例,建立一个明确合理的证明责任规则,借鉴“积极抗辩”理论,让被告人承担适度的证明责任,来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幽灵抗辩”,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维护司法权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