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嘉新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 处:《世界哲学》2019年第5期81-89,共9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普豪斯通过对“点”与“延展”关系的重新界定,继承并且优化了康德理论哲学的立场。从普豪斯的“先验几何学”出发,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问题可以获得进一步思考。本文将借助普豪斯的思考,解释认识主体如何必然地呈现为感性与知性的区分,以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能力如何必然地属于一体。如果这一尝试有说服力,那么它完全可以被看作理解感性与知性共同根问题的第三条道路:既不同于海德格尔从形而上学奠基的诉求出发对共同根的解读,也不同于亨利希通过“主体内目的论”这一概念对共同根问题进行的解释。这条道路是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新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