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鸿彬 Cheng Hongbin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4期85-92,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1930年前后“革命+恋爱”是一种拥有众多读者的小说题材模式,它的广为流行与当时的文学接受取向存在某种因果关系。通过考察三部“革命+恋爱”小说的接受状况发现,经由这个模式的艺术放大,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社会性格”成为各种文化力量竞相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展开一场紧张而微妙的舆论博弈。左翼文化对“革命+恋爱”模式的批判严峻尖锐,除开确立革命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和维护其纯正性的显在意图,也涌动着将该性格所蕴含的社会势能纳入革命实践和理性化轨道的迫切愿望;人文主义者试图借助非政治方式达成潜在的政治目的,即以艺术法则之名将这种危险性格嵌入既有文化秩序的安全地带;尽管消费主义为这个模式提供了表达平台,但其有组织的商业化运作则将读者的想象导向欲望化空间,致使这一性格的政治内涵趋于消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