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佩国[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学术界》2019年第8期156-162,共7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善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17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徽州茶商的所谓“封建性”,体现为依附的群体性格,这同时蕴含着追求商业利益的考量,那就是通过兴办地方善举,官府为其“义行”赋予某种正统性,这也为其行商提供了“护身符”。清末新政时期至民国初年,因兴办新式学堂、开办警政、加强地方防务等所谓“新办地方公益”,徽州茶商们的捐税负担较前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所谓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而帝国的贡赋制传统仍得以延续,茶叶经济仍不脱传统农业经济之窠臼,无法为国家财政广开税源提供新的商业税,商人们此前的那种矛盾性格也很难发生根本的改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