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聂敏里[1] Nie Min-li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5期20-28,共9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摘 要:伯林的“消极自由”概念是一个影响广泛而又备受争议的概念。在揭示这个概念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对这个概念的内在理论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消极自由”的实质是个人自由,而个人自由构成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消极自由”所消极界定的“不受干涉的自由”,其实质是一个人的行动在其私有财产权范围内的不受干涉,从而,私有财产权既规定了一个人的自由,也限制了一个人的自由。基于私有财产权的自由竞争揭示了“消极自由”概念背后所隐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这就是一个普遍冷漠和无是非的社会生活图景。“消极自由”的自由观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合理利己主义的社会生活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