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念家云 赵文硕[1] 杨霖[1] 韩冬[1] 赵文洁[2] 于明薇[1] 王笑民[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1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北京100010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19年第8期841-844,共4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D161100005116005);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QN2018-34);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计划(QML20150903);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计划(DFL20150901)
摘 要: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据报道,2015年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预计达376/10万,病死率达191/10万[1]。根治性手术是肠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虽然随着早期防癌筛查普及,更多的早期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但是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机会,仅能选择化疗、放疗或分子靶向治疗,治疗手段效果并不理想。肠道菌群失调与肠癌发生发展相关,调节某些肠道益生菌可以增强手术及化疗等治疗手段的效果,可以起到一定抑瘤作用,甚至在肠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肠道菌群微环境在肠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