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维鹏 Luo Weipeng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10-121,共12页Journa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摘 要:我国刑事缺席审判案件主要的程序性救济即“重新审理”,但在具体理解和司法适用上可能会有歧义.“重新审理”可以有三种模式:一是2018年《刑事诉讼法》设置的“重审”救济,问题是会与生效缺席判决的确定力发生冲突以及产生一些技术难题;二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的“再审”救济,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生效裁判的确定力,却会陷入另一个法理困境;三是类似于美国法上通过宣告无效审判所做的“失审”救济,这种方式与我国当前规定的“重新审理”在文义上最契合,但由于二者制度语境的不同,因而不能直接引用无效审判的具体规则.在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初,我们有必要在综合前三者的基础上,对“重新审理”作出合理的法律解释以明确缺席审判程序中“重新审理”的法律性质及其操作规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