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阳修词的悲剧意识——兼与晏殊、张先词比较  被引量:4

The Tragic Consciousness of Ouyang Xiu’s Ci: Compared with that of Yan Shu and Zhang Xi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冷成金[1] Leng Chengji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73-79,共7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审美类型研究”(15BZW095)

摘  要:"不奈情多无处足","人生有限情无限",揭示的正是中国悲剧意识的源起和特点。在人的自证过程中,因追求的无限性与客观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悲剧意识。宋词至苏轼完成"雅化",这个"雅化"的实质就是词可以进行价值建构,而价值建构的重要方式,就是对悲剧意识进行审美超越。在这一理路上,苏轼以前或稍前的词人中,欧阳修在对悲剧意识的表现上是较为深刻的。欧阳修词能够对生命悲剧意识进行深情体味,能够以"情"来生发悲剧意识,在融合悲情意识的同时指向了对悲情意识的超越,这些特点都对宋词中悲剧意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欧阳修词 悲剧意识 悲情意识 晏殊 张先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