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意识

作品数:71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董宇宇赵瑞琦蓝天王春云杨子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雄慷慨有悲情:曹操诗的悲情意识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7-71,共5页刘砚群 
长江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研究立项建设一般项目:媒介融合视野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拓展学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悲情是曹操诗歌的情感基调。曹操的悲情意识有着多元情感呈现,具体表现为寰宇震荡、民生零落之悲;人生短暂、求贤若渴之悲;功业未就、英雄孤独之悲。曹操诗歌的悲情意识,浸润了枭雄曹操的人物性格、政治抱负和内心情感,也体现了“人的...
关键词:曹操 乐府诗 悲情意识 诗歌审美 
从白朴《墙头马上》看中国古代文人的悲情意识
《四川戏剧》2023年第1期14-16,共3页蔡德莉 李长青 
《墙头马上》是金元易代之际剧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部喜剧,取材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虽为大团圆结局,却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与中国古代发愤著书的传统以及文人的悲情意识紧密相关。本文对此展...
关键词:白朴 《墙头马上》 悲情意识 古典戏曲 
魏晋名士嵇康的悲情意识
《阴山学刊》2022年第6期31-36,54,共7页杨操 邱美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名学文献整理及其思想流别研究”(18ZDA243)。
嵇康藐视权贵和放任自然的殉道精神为魏晋士人树立了精神典范,然而在其理智表象下潜藏着幽愤孤哀的悲情意识。在他的诗文作品中,悲情意识主要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表现主题多为守道独行与朝代更迭的乱世之忧,并常...
关键词:魏晋名士 嵇康 幽愤孤哀 悲情意识 内缘 外因 消解 
“凭吊主义的诗人”——评华清的《一只上个时代的夜莺》
《文学教育》2022年第1期20-20,共1页赵目珍 
华清的诗歌中有"吟咏情性"的古老身影,并且常常带着一股悲情意识。这多少与他的生命经历有一定关系。如《一只上个时代的夜莺》所写:"他那样叫着,一头扎进了人群/不再顾及体面,以地面的捡拾,践行了/那句先行至失败之中的古老谶语。"这...
关键词:悲情意识 吟咏情性 毕飞宇 生命经历 华清 夜莺 凭吊 
个体、时间性与悲情意识——《二十四诗品·悲慨》的精神境界
《理论界》2021年第3期95-99,共5页李旭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汉末魏晋悲情审美意识发展史研究”(ZBH20191001)的阶段性成果。
《二十四诗品》中的“悲慨”一品对于中国美学中悲情意识的研究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意义。作为二十四诗品的一品,悲慨既是一种风格论的展现,亦是一种意境的展现。“悲慨”一品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意境论下完成了情感的表达。这种悲情既有...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悲慨 个体 时间性 悲情意识 
论汉魏咏史诗中的悲情意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70-74,69,共6页李梓怡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汉魏时期的咏史诗表现了一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根据引发情感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诗歌中的悲情分为史实客体之悲和诗人主观之悲两大类。这种悲情意识的产生与汉魏社会动荡的背景息息相关,同时也是...
关键词:汉魏 咏史诗 悲情意识 成因 
论欧阳修词的悲剧意识——兼与晏殊、张先词比较被引量:4
《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73-79,共7页冷成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审美类型研究”(15BZW095)
"不奈情多无处足","人生有限情无限",揭示的正是中国悲剧意识的源起和特点。在人的自证过程中,因追求的无限性与客观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悲剧意识。宋词至苏轼完成"雅化",这个"雅化"的实质就是词可以进行价值建构,而价值建构的重要方...
关键词:欧阳修词 悲剧意识 悲情意识 晏殊 张先 
论央珍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的悲情意识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2Z期36-37,共2页刘姝 
生命悲情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央吉卓玛三个阶段的生命体验的描摹,以及对其生父人生经历的简要叙述,表现出作者央珍对于生命悲情状态的认知。
关键词:央珍 无性别的神 悲情意识 
浅析郭敬明小说中的悲情意识——以《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为例被引量:1
《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第10期20-25,共6页安少龙 马向雪 
郭敬明青春题材的小说,描写了青少年成长的轨迹,内在的有一种悲情意识,这种悲情意识从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作品氛围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小说揭示了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与青春的迷惘,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物命运的悲剧。这种悲情意识,使郭敬...
关键词:郭敬明 悲情意识 《小时代》 悲伤逆流成河 
含泪的微笑——安徒生童话中的悲情意识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52-55,共4页李红卫 
安徒生童话具有很强的悲情意识,但是,阅读安徒生充满悲伤情怀的童话,人们并不感到绝望和颓废,因为在这些故事的结尾,作者都留下了希望和美好的幻想。
关键词:安徒生 童话 悲情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