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M2a成熟粒细胞浆中出现柴捆状奥氏小体1例报告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百灵[1] 雷庆龄 杜廷义[1] 夏世梅 世淑兰 胥冀[1] 奎莉越[1] 

机构地区:[1]昆明市儿童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7900 [2]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云南昆明657900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第19期2430-2432,共3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Auer小体又称奥氏小体,其出现在形态学上标志着该细胞是起源于白血病细胞克隆[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具有高度特异性,是AML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形态学特征[2]。奥氏小体常见于原始阶段细胞中,在成熟阶段出现奥氏小体是比较少见的。柴捆细胞的出现往往提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3],而在AML(非APL)中发现成熟粒细胞浆中出现柴捆状奥氏小体的病例十分少见,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关 键 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柴捆状奥氏小体 FLT3-ITD突变 

分 类 号:R733.7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