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心瑜[1]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电影文学》2019年第16期108-110,共3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电影《模仿游戏》改编自安杜鲁霍伊斯的小说《艾伦·图灵传》。《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是从语言文字到视觉艺术的一种跨媒介转换,是艺术的再创造。《模仿游戏》使用非线性叙事,三条时间线相互交叉,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展示了艾伦·图灵人生中的三段故事。剧本赋予片名“模仿游戏”多重含义,使用了弱化敏感话题和加强戏剧效果等策略。影片于2015年荣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金像奖。本文从非线性叙事、戏剧冲突的设置、“模仿游戏”的含义、敏感话题的弱化与戏剧效果的加强四个方面,讨论电影《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