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有宏[1] 朱宇蓉 于海梅 晁娅妮 田成娟[1] 马琼[1] LI Youhong
机构地区:[1]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810001 [2]同仁县气象局,青海同仁811300 [3]尖扎县气象局,青海尖扎811200 [4]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西宁810001
出 处:《青海环境》2019年第3期129-134,共6页Journal of Qinghai Environment
摘 要:利用青海省西宁站1981年1月—2016年12月间各月地面能见度等资料,对比分析了该站大气能见度的日、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并指出了两种不同观测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表明:人工观测较仪器观测值平均高近66%;人工观测和仪器观测值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单峰单谷型,即为明显的正弦波型日变化特征;人工观测和仪器观测各月能见度均值同样均表现为单峰单谷型,夏初前后为全年高值时段,12月前后为全年低值时段;西宁近三十多年来能见度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有明显的高低值段区分;当出现天气现象特别是霾、雾、浮尘、扬沙、尘卷风、沙尘暴、雨、雪等时会降低大气的能见度;能见度受相对湿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
分 类 号:X16[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