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晓都[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10期158-163,F0002,共7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18—2020年度创新工程项目“文学与大国兴衰——俄苏文学高峰与苏联文学的形成”
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国19世纪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历来受到世界批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存在着对他思想立场与艺术特点阐释权的争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把他的作品看作是对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现实的尖锐批判,肯定这位作家的思想进步方面,同时也无情批判他的错误的社会救赎方案。而现代西方批评界却把他视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否定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立场,把他视为不偏不倚的社会思想众声喧哗的“客观记录者”,以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奇、弗里德连杰尔和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论家们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明确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立场,笔下扭曲的社会生活与心灵是俄国资本主义病态社会的反映和产物,在此前提下高度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深化现实主义精神方面的艺术成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