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心理学

作品数:22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罗增让胡泽卿王志超李丹史彩娥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医生》《临床精神医学杂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心理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大人”的隐秘角落——论单亲家庭孩子的沟通艺术
《新班主任》2020年第9期69-70,共2页杨玮 
你相信一个在大人面前懂事乖巧、品学兼优的孩子会成为连环杀人案的幕后推手吗?最近热播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引发了热议,剧中的主人公朱朝阳的经历令人唏嘘。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大人"。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样和他好好沟通呢?"小...
关键词:沟通艺术 幕后推手 病态心理学 单亲家庭孩子 症候群 隐秘 懂事 
马克思主义文论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10期158-163,F0002,共7页吴晓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18—2020年度创新工程项目“文学与大国兴衰——俄苏文学高峰与苏联文学的形成”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国19世纪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历来受到世界批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存在着对他思想立场与艺术特点阐释权的争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把他的作品看作是对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现实的尖锐批判,肯定这位作家的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卢那察尔斯基 阶层心理结构 病态心理学 
妄想——拉响精神病的警号
《现代养生》2011年第5期44-44,共1页陈燕琳 
病态心理学中的“妄想”一词是指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它是在精神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属于病态的推理和病态的判断。这种信念不符合客观实际,无事实根据,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内容荒谬,与其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也...
关键词:精神病 妄想 病态心理学 精神疾病 病理基础 文化背景 信念 
一条咬死农夫的毒蛇——对《路边》主人公杀人和自杀原因的病态心理学三解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12期78-80,共3页胡全新 
本文运用病态心理学知识,对《路边》主人公的异常行为进行了恰当的解释和分析,指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强人父亲情结和软弱天性的矛盾,是导致主人公行凶行为的主要心理根源。本文对加深理解毛姆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有着崭新的启发...
关键词:强人父亲 善良天性 依赖心理 嗜血行为 
远离老年适应障碍
《晚晴》2009年第10期28-28,共1页胡捷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说或看见一些平时耐心细致、平易近人、性情温和、吃得好、睡得香的老年朋友因为离退休、家庭变故、子女不孝、经济窘困等因素而出现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抑郁、惶恐不安、心烦意乱、彻夜难眠,经常烦躁不安,容易发火,...
关键词:适应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老年人 离退休 心理治疗 抑郁 患者 老年期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病态心理学 
为何赌博会成瘾
《民防苑》2005年第6期45-45,共1页钟穗 
贪赌之人,无论曾经有过如何辉煌的战绩,从概率的角度看,最后的结果多半会输。许多赌徒,在抱着“捞回老本”的希望,输掉最后可能抵押的财产后,精神颓废,消极抑郁,一反一掷千金的英豪气概,有的最后还成了病态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注意的...
关键词:多巴胺 神经系统 三羟酪胺 神经递体 神经细胞 神经介质 病态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精神病学 临床医学 
恋车成瘾也是病
《健康必读》2004年第10期30-31,共2页周运珠 
她所需要的是高级轿车给她带来的那种冲动和随之而产生的迷人心醉的性幻景。在她的生活经历中从来不曾以任何形式取得过如此飘逸神往的快感和满足。
关键词:成瘾 生活经历 病态心理学 恋物癣 
女友野蛮多因“病” 聪明美眉莫仿效
《大众心理学》2003年第10期22-23,共2页李玥 
前一阵子韩国影片《我的野恋女友》为影星全智贤赢得了不少人气和喝彩,紧接着张柏芝主演的港式大片《河东狮吼》又替女同胞们大显威风和神气。难怪盛传眼下流行"野蛮"?!更有甚者,一本名为《野蛮男友》的书也流行坊间,大有趁机炒作之势。
关键词:影视作品 故事情节 “野蛮”女友 内罚性行为 应激状态 病态心理学 
心理疾患的社会文化因素探析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61-63,共3页史彩娥 
心理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的亲子关系、性别角色观念和要面子的国民劣根性是影响当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压抑自我的内向性格使人们不敢公开求助于心理医生 ,把心理疾患当...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疾患 心理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咨询 病态心理学 
人格障碍的“枷锁”
《健康博览》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徐岫茹 
在我们的身边,不时会遇到一些很令人讨厌的人,在单位里干什么也干不好,眼高手低、言行不一、好高骛远,自己不行却还爱挑剔别人,与谁也和不来,动不动与人争吵;在家里好吃懒做,颐指气使,以自我为中心。
关键词:人格障碍 病态心理学 特点 临床分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