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华[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 处:《关东学刊》2019年第5期96-108,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巴蜀学术研究”(12BZS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
摘 要:1943年12月至1945年9月,陈寅恪执教于成都燕京大学,兼任华西协合大学特约研究员。在成都期间,陈寅恪尽心于教学与著述,前后开设了5门课程,总共撰写了14篇文章(旧说12篇有误),基本上完成了《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在成都期间,陈寅恪与巴蜀学人及寓蜀学人交游往来,与林思进、蒙文通、李思纯、张大千、罗忠恕及吴宓、钱穆、徐中舒、闻宥、缪钺、严谷声等互有来往,又多方搜求刘咸炘的著作。成都也是陈寅恪的失明之地,“流转西南,致伤两目”。陈寅恪的成都岁月值得追忆,但其影响不宜拔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