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学德[1] 陈茂华[1] 崔秀珍[2] 张祥盛[2] 孟祥成[1] 吕增华[2] 郑庆林[1] 张庆广[1] 杨苏民[1] 李保文[2] 李冰[2]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2]滨州医学院病理科
出 处:《滨州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5-9,共5页Journ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本文报告了179例食管癌、60例贲门癌的浸润距离及其与病理形态学的关系和切端术中及固定后长度和回缩比率。食管癌切端术中与固定后长度比为2.4:1,回缩率为59%,浸润的最近距离0.5cm,最远距离4.0cm,平均0.87cm。超过2.0cm者16例,占8.9%。按术中与固定后标本的回缩率折算,解剖长度近10%的病例切端长度应在8cm以上。贲门癌切端术中与回定后长度之比为2:3:1,回缩率为58%,浸润的最近距离0.5cm,最远距离5.5cm,超过2cm者10例,占16.7%。按上述方式折算解剖长度,近15%的患者切端应在10cm以上。食管癌与贲门癌的浸润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巨检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类细胞反应、间质细胞反应和瘤体长径差异无显著意义。食管浸润长度与多灶癌发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对食管贲门癌切端解剖与固定后的长度和回缩率,多灶癌与切除长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