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中国劳工力量——西方劳工力量理论与中国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璐璐 邓韵雪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清华社会学评论》2019年第1期119-142,共24页Tsinghua Sociological Review

基  金:教育部重大课题(17JZD019);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YBQ075);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计划项目(博士后编号:198527);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BSXM03)的资助

摘  要:由于快速工业化和非正规用工对劳动关系的双重影响,学术界出现了关于中国劳工力量强弱的争论。为了厘清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到劳工力量的经典理论,把劳工力量放到具体劳动过程和社会再生产的空间来审视。本文回顾了西方劳工力量理论的重要概念,包括结构性力量、组织性力量、制度性力量、符号性力量和倡导性力量,并介绍了目前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劳工力量的最新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基于中国经验,关注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无产阶级化和社会契约的影响有助于我们考察中国劳工力量的特殊性以及进一步发展劳工力量理论。

关 键 词:结构性力量 组织性力量 符号性力量 无产阶级化 社会契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