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晖[1] 吴青松[1] 赵家锋[1] 张小龙[1] 陈海敏
机构地区:[1]粤北人民医院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第16期40-4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空肠减压管放置方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119例行PD患者,根据空肠减压管放置方法的不同分为经皮组(80例)和经胃组(39例)。经皮组予经腹壁经输入襻空肠置入减压管于胆肠吻合口附近,经胃组予胃管自胃肠吻合口插入输入襻空肠至胆肠吻合口附近。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术后半年复发与生存情况。结果经胃组患者术后胰瘘、腹腔感染及出血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经皮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胃组患者住院时间(30.54±4.67)d明显短于经皮组的(37.21±5.74)d,住院费用(4.03±0.62)万元明显低于经皮组的(5.19±0.9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率为37.50%、生存率为56.25%,经胃组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率为35.90%、生存率为61.54%,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率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经皮放置法,经胃放置空肠减压管能显著降低PD术后胰瘘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临床效益较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