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在不同脑区中的抗抑郁机制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燕 杨文[2] 杨嘉君[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 [2]上海科技大学

出  处:《山东医药》2019年第26期98-101,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9411971400);上海健康医学院种子基金国家级项目(SPF-18-20-14-006);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PKJ2014-Y08)

摘  要:抑郁症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精神疾病,作为全球的头号致残因素,已然成为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增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抑郁症治疗有行为认知疗法、重复经颅刺激和药物干预等诸多方法,但药物干预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氯胺酮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抗抑郁药成为研究的热点,其抗抑郁作用涉及前额叶皮层、海马、外侧僵核、伏隔核和中脑腹侧被盖区等多个脑区,抑制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MDAR)是氯胺酮抗抑郁的主要机制,但其具体的抗抑郁机制尚不明确。所以,进一步从分子、细胞和环路等层面研究氯胺酮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可为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氯胺酮 抑郁症 前额叶皮层 海马 外侧僵核 伏隔核 中脑腹侧被盖区 分子机制 

分 类 号:R749[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