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对创伤大鼠皮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敖薪 黄涛[2]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医学部,湖北荆州434023 [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630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9期83-88,共6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蜂蜜在皮肤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学指标的变化,揭示蜂蜜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蜂蜜组,由专人用皮肤取样器在大鼠背部的相同位置建立皮肤创面。造模后,对照组不涂药,蜂蜜组用蜂蜜涂抹创面。于伤后第1、3、5、7天,各组分别处死大鼠4只,取创伤处皮肤组织制作切片,光镜观察创面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判断皮肤组织愈合过程中炎性浸润、毛细血管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的程度。结果:①炎性浸润。第1天,蜂蜜组炎性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第3天,蜂蜜组较第1天显著减少,对照组浸润加重,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5天,蜂蜜组只剩少许炎性细胞,对照组与第3天近似,2组有显著差异(P<0.05);第7天,蜂蜜组无炎性细胞,对照组仍然清晰可见,2组差异显著(P<0.05)。②毛细血管。第1天,2组均无毛细血管再生;第3天,蜂蜜组新生毛细血管较多,对照组较少,2组有明显差异(P<0.05);第5天,蜂蜜组增生更加明显,对照组变化不大,差异显著(P<0.05);第7天,蜂蜜组较第5天显著下降,对照组则增生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③纤维增生。第1天,2组均无纤维增生;第3天,蜂蜜组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对照组量少,2组有显著差异(P<0.05);第5天,蜂蜜组较第3天显著增加,对照组增加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蜂蜜组成纤维细胞明显减少,对照组则继续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蜂蜜在皮肤修复早期(1~2d)有促进炎性细胞分泌的作用,可以更强发挥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调节作用,提高伤口愈合能力;中期(3~5d)具有抗炎性细胞分泌,促进炎症消散作用,为创面愈合营造环境。具有促进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加快伤口愈合作用;后期(6~7d)具有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作用,以阻止肉芽组织生�

关 键 词:蜂蜜 创伤皮肤 炎性细胞 毛细血管 纤维组织 肉芽组织 

分 类 号:R64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