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医学部,湖北荆州434023 [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630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9期83-88,共6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蜂蜜在皮肤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学指标的变化,揭示蜂蜜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蜂蜜组,由专人用皮肤取样器在大鼠背部的相同位置建立皮肤创面。造模后,对照组不涂药,蜂蜜组用蜂蜜涂抹创面。于伤后第1、3、5、7天,各组分别处死大鼠4只,取创伤处皮肤组织制作切片,光镜观察创面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判断皮肤组织愈合过程中炎性浸润、毛细血管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的程度。结果:①炎性浸润。第1天,蜂蜜组炎性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第3天,蜂蜜组较第1天显著减少,对照组浸润加重,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5天,蜂蜜组只剩少许炎性细胞,对照组与第3天近似,2组有显著差异(P<0.05);第7天,蜂蜜组无炎性细胞,对照组仍然清晰可见,2组差异显著(P<0.05)。②毛细血管。第1天,2组均无毛细血管再生;第3天,蜂蜜组新生毛细血管较多,对照组较少,2组有明显差异(P<0.05);第5天,蜂蜜组增生更加明显,对照组变化不大,差异显著(P<0.05);第7天,蜂蜜组较第5天显著下降,对照组则增生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③纤维增生。第1天,2组均无纤维增生;第3天,蜂蜜组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对照组量少,2组有显著差异(P<0.05);第5天,蜂蜜组较第3天显著增加,对照组增加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蜂蜜组成纤维细胞明显减少,对照组则继续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蜂蜜在皮肤修复早期(1~2d)有促进炎性细胞分泌的作用,可以更强发挥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调节作用,提高伤口愈合能力;中期(3~5d)具有抗炎性细胞分泌,促进炎症消散作用,为创面愈合营造环境。具有促进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加快伤口愈合作用;后期(6~7d)具有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作用,以阻止肉芽组织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