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社会环境和译者主体性——解读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郁飞译本《瞬息京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洋[1] 

机构地区:[1]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神州》2019年第30期54-54,共1页

摘  要: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界关注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从原先的原文主体和读者主体到译者主体性的界定,是翻译史上的一大革新。林语堂先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语言大师,他的众多小说受到广泛关注,其文学著作Moment in Peking便是其中之一。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环境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这些背景对译者的主体性有重大的影响。

关 键 词:社会环境 译者主体性 京味 文化意象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