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19年第11期2075-2078,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No 81772459)
摘 要:从1946年前苏联肺移植实验开始,经过70多年的发展,肺移植成为治疗晚期肺实质疾病和晚期肺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国内肺移植事业开始尚早,但经过长期停顿,目前与世界水平仍有差距。年龄≥50岁、肺移植前肺动脉高压、急性排斥和肺部严重感染是影响患者肺移植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中,防止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延长受者生存期的关键在于及时和合理地使用免疫抑制剂。目前已经有十几种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传统西药是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选择,但长期应用易造成肝肾功能减退和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寻找及研制廉价、低毒性的新型抗免疫排斥药物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本综述就近几年里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