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镜像中的穆时英文学之源  

The Influence of Mushiying’s Novels on Karwai Wong’s Fil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光[1] Zeng Guang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19年第13期46-49,共4页Movie Review

基  金:福建省中青年项目“全球化语境下当代华裔文学作品对华裔电影的影响研究”(编号:JAS1808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影片以其后现代情感、朦胧虚幻以及自我陶醉而缺乏强烈的故事性特征,在华语电影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他的相关研究从1997年开始~①,主要集中于对其影像风格的探索,其难以用商业类型定位的极强的后现代作者风格。然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王导如此的影像风格?除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1997前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嬉戏、嘲弄的方式摆脱焦虑和困惑的港人心态为王家卫的电影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背景及其童年在上海的短暂人生经历外,是否有其他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从文学作家作品对导演作品影响这一角度入手,选取对王导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即中国“新感觉派”代表穆时英,指出其典型文学作品对王家卫导演的典型电影作品的着影响,并且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

关 键 词:王家卫 影像风格 后现代情感 后现代主义思潮 电影作品 穆时英 华语电影 文学作家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